陶瓷辊棒的介绍和用途
来源:米乐游戏怎么官方注册 发布时间:2025-02-28 16:31:29
陶瓷辊棒应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中的辊道窑。陶瓷辊棒的最大的作用是传输陶瓷或玻璃产品,耐高温高热,需要常清理辊棒表面。
陶瓷辊棒应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中的辊道窑。陶瓷辊棒的最大的作用是传输陶瓷或玻璃产品,耐高温高热,需要常清理辊棒表面。目前主要使用在广泛的陶瓷辊棒有刚玉辊棒,应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中的辊道窑。本实用新型的陶瓷辊棒是一细长的陶瓷圆筒,在该陶瓷圆筒的筒壁上的两端各设有开 孔,可以各是一个或各是两个。通过该开孔,结合金属片或陶瓷片,能轻松实现方便可靠的与轴承等配件结合,来提升传动效率,还能轻松实现以齿轮传动的方式,使 该陶瓷辊棒主动转动。避免陶瓷辊棒在皮带传动过程中的卡死、停转堵塞等情况的发生。
堇青石-莫来石辊棒:抗热震性能优异,但由于其荷重软化温度低,最高使用温度在1300℃以下,主要使用在在低温发热管的载体上。 熔融石英质辊棒:热线胀系数低、抗热震性能很好,由于使用温度较低,多用于玻璃退火炉等。
刚玉-莫来石辊棒:这种辊棒是由刚玉(Al2O3)和莫来石(3Al2O32SiO2)组成的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温性能好、耐火性好等特点,与单一的刚玉或莫来石材料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急冷急热性能。由于其硬度较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都较好,基本能满足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烧成的要求;其使用温度可达1400℃甚至更高,价格低,为目前生产用量最大的一种辊棒。
碳化硅辊棒:碳化硅辊棒强度高、抗热震性好,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常见的碳化硅辊棒有重结晶碳化硅辊棒和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重结晶碳化硅棒,氧化气氛下使用温度可达1600℃,但价格昂贵;价格稍低的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可用于1300~1350℃,多用于卫生陶瓷、电瓷、日用陶瓷的烧成。碳化硅陶瓷辊棒的缺点是:容易被腐蚀,去污能力差、价格昂贵、热传导率高,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推广。
(1) 耐热性:主要反映辊棒的耐急冷急热性能,好的耐热性可提高辊棒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 弯曲强度:由于陶瓷辊棒主要起承重与传输作用,一般都是在高温、负荷作用下工作,弯曲强度是陶瓷辊棒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来说,弯曲强度越高越好。
(3) 吸水率:吸水率与辊棒的致密度紧密相连,越是用于高温下的辊棒,要求其吸水率越小。
(4) 耐火度:是指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融和软化的性能,耐火度高说明选用原材料纯度好,杂质含量低,但耐火度并不意味着辊棒的最高使用温度,辊棒的使用温度要低于其耐火度。
(5) 直线度:直线度反应辊棒的平直程度,它是辊棒质量的重要体现,直线度不合格的辊棒轻易造成产品变形。
(6) 热膨胀系数:对于陶瓷辊棒而言,希望其热膨胀系数小,从而在气温变化较大时不易弯曲,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中低温陶瓷辊棒主要使用于窑炉的低温区(1000℃),通常在窑炉整线工程中运用较多,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节约窑炉建造成本;中温陶瓷辊棒大多数都用在生产釉面砖及其它低温材料, 适合于1200℃以下使用,由于其具备优良的热稳定性能,既满足了经常清理辊棒的需要,同时能满足釉面砖生产中对辊棒强度的需求,从而得到普遍应用;中高温及高温陶瓷辊棒在辊棒的强度方面逐渐提高,中高温辊棒在普通瓷质砖、低温日用瓷等产品的生产中大范围的应用;高温辊棒在生产高温瓷质砖、高温日用瓷、高负载产品及磁性材料及超宽窑炉等领域中的应用慢慢的变多;急冷带抗弯陶瓷辊棒主要使用于窑炉的急冷区域,由于辊棒采用了独特的外观结构(外齿轮形),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增大了辊棒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辊棒的散热速度,在温差相对较大的急冷区域可以有效减轻辊棒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导致的弯曲,保障烧成制品能安全平稳地通过此区域,表3为不同辊棒的主要应用领域。
(1) 注浆成形法:注浆成形法主要是通过石膏模具成形,曾在辊棒生产的初期使用,由于生产效率低,烧成后产品的外观品质及直线度、圆度等较差,辊棒强度低,目前已很少使用。 (2) 练泥挤管成形:由于该成形工艺可进行连续式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大幅度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产品的外观品质、强度均比注浆成形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被国内外多数辊棒生产企业采用。但由于不同企业工艺技术等的差异,产品质量相差较大。
(3) 冷等静压工艺成形:该工艺为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持有的发明专利技术,该生产的基本工艺先进、可靠高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辊棒的常温和高温强度,为辊道窑向宽体、产量超大及高负载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 尺寸偏差的测量瓷辊圆度、锥度、外径尺寸偏差的测量:在距瓷辊两端100mm处,分别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瓷辊的最大外径及同截面上与之垂直方向上的外径,精确至0.02mm,取同一截面的两个测量值之差作为圆度值,以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以两端的外径平均值之差作为锥度;以所测四次外径的测量值与公称外径之差作为外径尺寸偏差,以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根据需要选定不一样的规格的瓷辊标准棒,采用直径与被选瓷辊相接近的金属标准棒(直线级,长度大于被选瓷辊)平放于工作台上,使被选瓷辊紧贴金属棒,转动被选瓷辊360,用塞尺测两者的最大间隙,小于0.2mm的才能用作标准棒。
根据被测产品的规格,选用与其直径相接近的瓷辊标准棒,把瓷辊标准棒平放于工作台,使样品紧贴瓷辊标准棒,转动样品360,用塞尺测量两者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为直线度公差,以管长的百分数表示。
截取约650mm长的瓷辊,烘干后冷却,迅速插入规定温度的电炉中,插入深度约为400mm;将瓷辊两端支起,且沿长度方向温差不大于5℃,保温10min后迅速取出,平放在耐火材料支架上,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检验有无裂纹及断裂。
陶瓷辊棒应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中的辊道窑。陶瓷辊棒的最大的作用是传输陶瓷或玻璃产品,耐高温高热,需要常清理辊棒表面。
陶瓷辊棒应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中的辊道窑。陶瓷辊棒的最大的作用是传输陶瓷或玻璃产品,耐高温高热,需要常清理辊棒表面。目前主要使用在广泛的陶瓷辊棒有刚玉辊棒,应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中的辊道窑。本实用新型的陶瓷辊棒是一细长的陶瓷圆筒,在该陶瓷圆筒的筒壁上的两端各设有开 孔,可以各是一个或各是两个。通过该开孔,结合金属片或陶瓷片,能轻松实现方便可靠的与轴承等配件结合,来提升传动效率,还能轻松实现以齿轮传动的方式,使 该陶瓷辊棒主动转动。避免陶瓷辊棒在皮带传动过程中的卡死、停转堵塞等情况的发生。
堇青石-莫来石辊棒:抗热震性能优异,但由于其荷重软化温度低,最高使用温度在1300℃以下,主要使用在在低温发热管的载体上。 熔融石英质辊棒:热线胀系数低、抗热震性能很好,由于使用温度较低,多用于玻璃退火炉等。
刚玉-莫来石辊棒:这种辊棒是由刚玉(Al2O3)和莫来石(3Al2O32SiO2)组成的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温性能好、耐火性好等特点,与单一的刚玉或莫来石材料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急冷急热性能。由于其硬度较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都较好,基本能满足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和日用陶瓷烧成的要求;其使用温度可达1400℃甚至更高,价格低,为目前生产用量最大的一种辊棒。
碳化硅辊棒:碳化硅辊棒强度高、抗热震性好,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常见的碳化硅辊棒有重结晶碳化硅辊棒和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重结晶碳化硅棒,氧化气氛下使用温度可达1600℃,但价格昂贵;价格稍低的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可用于1300~1350℃,多用于卫生陶瓷、电瓷、日用陶瓷的烧成。碳化硅陶瓷辊棒的缺点是:容易被腐蚀,去污能力差、价格昂贵、热传导率高,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推广。
(1) 耐热性:主要反映辊棒的耐急冷急热性能,好的耐热性可提高辊棒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 弯曲强度:由于陶瓷辊棒主要起承重与传输作用,一般都是在高温、负荷作用下工作,弯曲强度是陶瓷辊棒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来说,弯曲强度越高越好。
(3) 吸水率:吸水率与辊棒的致密度紧密相连,越是用于高温下的辊棒,要求其吸水率越小。
(4) 耐火度:是指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融和软化的性能,耐火度高说明选用原材料纯度好,杂质含量低,但耐火度并不意味着辊棒的最高使用温度,辊棒的使用温度要低于其耐火度。
(5) 直线度:直线度反应辊棒的平直程度,它是辊棒质量的重要体现,直线度不合格的辊棒轻易造成产品变形。
(6) 热膨胀系数:对于陶瓷辊棒而言,希望其热膨胀系数小,从而在气温变化较大时不易弯曲,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中低温陶瓷辊棒主要使用于窑炉的低温区(1000℃),通常在窑炉整线工程中运用较多,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节约窑炉建造成本;中温陶瓷辊棒大多数都用在生产釉面砖及其它低温材料, 适合于1200℃以下使用,由于其具备优良的热稳定性能,既满足了经常清理辊棒的需要,同时能满足釉面砖生产中对辊棒强度的需求,从而得到普遍应用;中高温及高温陶瓷辊棒在辊棒的强度方面逐渐提高,中高温辊棒在普通瓷质砖、低温日用瓷等产品的生产中大范围的应用;高温辊棒在生产高温瓷质砖、高温日用瓷、高负载产品及磁性材料及超宽窑炉等领域中的应用慢慢的变多;急冷带抗弯陶瓷辊棒主要使用于窑炉的急冷区域,由于辊棒采用了独特的外观结构(外齿轮形),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增大了辊棒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辊棒的散热速度,在温差相对较大的急冷区域可以有效减轻辊棒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导致的弯曲,保障烧成制品能安全平稳地通过此区域,表3为不同辊棒的主要应用领域。
(1) 注浆成形法:注浆成形法主要是通过石膏模具成形,曾在辊棒生产的初期使用,由于生产效率低,烧成后产品的外观品质及直线度、圆度等较差,辊棒强度低,目前已很少使用。 (2) 练泥挤管成形:由于该成形工艺可进行连续式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大幅度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产品的外观品质、强度均比注浆成形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被国内外多数辊棒生产企业采用。但由于不同企业工艺技术等的差异,产品质量相差较大。
(3) 冷等静压工艺成形:该工艺为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持有的发明专利技术,该生产的基本工艺先进、可靠高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辊棒的常温和高温强度,为辊道窑向宽体、产量超大及高负载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 尺寸偏差的测量瓷辊圆度、锥度、外径尺寸偏差的测量:在距瓷辊两端100mm处,分别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瓷辊的最大外径及同截面上与之垂直方向上的外径,精确至0.02mm,取同一截面的两个测量值之差作为圆度值,以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以两端的外径平均值之差作为锥度;以所测四次外径的测量值与公称外径之差作为外径尺寸偏差,以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根据需要选定不一样的规格的瓷辊标准棒,采用直径与被选瓷辊相接近的金属标准棒(直线级,长度大于被选瓷辊)平放于工作台上,使被选瓷辊紧贴金属棒,转动被选瓷辊360,用塞尺测两者的最大间隙,小于0.2mm的才能用作标准棒。
根据被测产品的规格,选用与其直径相接近的瓷辊标准棒,把瓷辊标准棒平放于工作台,使样品紧贴瓷辊标准棒,转动样品360,用塞尺测量两者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为直线度公差,以管长的百分数表示。
截取约650mm长的瓷辊,烘干后冷却,迅速插入规定温度的电炉中,插入深度约为400mm;将瓷辊两端支起,且沿长度方向温差不大于5℃,保温10min后迅速取出,平放在耐火材料支架上,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检验有无裂纹及断裂。
- 上一篇:缓冲托辊的运用有什么优势?
- 下一篇:氧化铝陶瓷棒-土巴兔装修问答